2 計算由振源到達測點的距離;
3 根據(jù)波的傳播時間和距離確定波速;
4 計算巖土小應變的動彈性模量、動剪切模量和動泊松比。
10.11 巖體原位應力測試
10.11.1 巖體應力測試適用于無水、完整或較完整的巖體?刹捎每妆趹兎、孔徑變形法和孔底應變法測求巖體空間應力和平面應力。
10.11.2 測試巖體原始應力時,測點深度應超過應力擾動影響區(qū);在地下洞室中進行測試時,測點深度應超過洞室直徑的二倍。
10.11.3 巖體應力測試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在測點測段內(nèi),巖性應均一完整;
2 測試孔的孔壁、孔底應光滑、平整、干燥;
3 穩(wěn)定標準為連續(xù)三次讀數(shù)(每隔10min 讀一次)之差不超過5με;
4 同一鉆孔內(nèi)的測試讀數(shù)不應少于三次。
10.11.4 巖芯應力解除后的圍壓試驗應在24 小時內(nèi)進行,壓力宜分5~10 級,最大壓力應大于預估巖體最大主應力。
10.11.5 測試成果整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根據(jù)測試成果計算巖體平面應力和空間應力,計算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工程巖體試驗方法標準》(GB/T50266)的規(guī)定;
2 根據(jù)巖芯解除應變值和解除深度,繪制解除過程曲線;
3 根據(jù)圍壓試驗資料,繪制壓力與應變關系曲線,計算巖石彈性常數(shù)。
10.12 激振法測試
10.12.1 激振法測試可用于測定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的動力特性,為動力機器基礎設計提供地基剛度、阻尼比和參振質(zhì)量。
10.12.2 激振法測試應采用強迫振動方法,有條件時宜同時采用強迫振動和自由振動兩種測試方法。
10.12.3 進行激振法測試時,應搜集機器性能、基礎形式、基底標高、地基土性質(zhì)和均勻性、地下構筑物和干擾振源等資料。
10.12.4 激振法測試的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