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臺漏電保護器必須在清晰易見的表面用不易消失的方法標志下列內(nèi)容。標志不應位于螺釘、可拆卸的墊圈或其他可拆卸的零件上。
a.制造廠名稱或商標;
b.型號名稱(對延時型和脈沖電壓不動作型應在名稱中標明);
c.產(chǎn)品編號或制造日期;
d.額定電壓;
e.額定頻率;
f.額定電流;
g.額定漏電動作電流;
h.額定漏電不動作電流(當額定漏電不動作電流與本標準規(guī)定的優(yōu)選值不同時);
i.分斷時間(可以只標志在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時的分斷時間);
j.延時時間(對延時型漏電保護器);
k.額定短路接通分斷能力;
l.額定限制短路電流(如果適用時),這時還應根據(jù)5.4的規(guī)定標出匹配的短路保護電器或短路保護電器的性能;
m.使用位置(如有必要時);
n.輔助電源的類型,輔助電源額定電壓(對需要輔助電源的漏電保護器應標明);
o.安裝類別和污染等級。
如果對于小型漏電保護器,要標志上述全部內(nèi)容有困難時,至少應在漏電保護器安裝后清晰易見的正面標志f.和g.兩項,而a.、b.、d.、i.和k.項可以標志在漏電保護器的側面,但在安裝前必須看得見,其余內(nèi)容可以寫入制造廠隨產(chǎn)品同時提供的樣本或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中。
在產(chǎn)品的使用說明書中必須寫明,漏電保護器對同時接觸被保護電路兩線所引起的觸電危險,不能進行保護。
如果必須區(qū)別電源進出線端時,應用文字或符號標明(例如在接線端附近標志“電源”、“負載”)。
連接中性極的接線端和試驗裝置的操作按鈕,應用文字或符號標明。
對于二極以上的漏電保護器,除非接線方法不會搞錯,應該提供接線圖。
對具有可開閉或不可開閉的中性極的漏電保護器應該提供內(nèi)部電路的示意圖。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頁 |